防腐劑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質量和營養(yǎng)價值的食品添加劑,它能抑止微生物的生長繁衍,避免食品發(fā)霉而延長保質期。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常見的防腐劑有哪些。
一、防腐劑的防腐原理
防腐劑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種:
1.干擾微生物的酶系,毀壞其正常的新陳代謝,抑止酶的活性。
2.使微生物的蛋白質凝固和變性,干擾其生存和繁衍。
3.改動細胞漿膜的浸透性,抑止其體內的酶類和代謝產物產物的掃除,招致其失活。
二、常見的防腐劑有哪些
1.苯甲酸及其鹽類,白色顆?;蚪Y晶粉末,無臭或略帶安息香的氣味。
苯甲酸鈉親油性大,易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體內,干擾細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細胞膜對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細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
2.山梨酸及其鹽類,白色結晶粉末或微黃色結晶粉末或鱗片狀。
山梨酸鉀為酸性防腐劑,具有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長繁殖,其主要是通過抑制微生物體內的脫氫酶系統(tǒng),從而達到抑制微生物和起到防腐的作用。對細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顯高于苯甲酸類,產品毒性低,相當于食鹽的一半。
3.脫氫乙酸及鈉鹽類,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均為白色或淺黃色結晶狀粉末,對光和熱穩(wěn)定,在水溶液中降解為醋酸,對人體無毒。
脫氫乙酸及鈉鹽是一種廣譜型防腐劑,對食品中的細菌、霉菌、酵母菌有著較強抑制作用。廣泛用于肉類、魚類、蔬菜、水果、飲料類、糕點類等的防腐保鮮。
4.尼泊金酯類(即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產品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等。其中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防腐效果最好。
破壞微生物的細胞膜,使細胞內的蛋白質變性,并能抑制細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對羥基苯甲酸乙酯一般用于水果飲料中。
5.雙乙酸鈉是一種常用于醬菜類的防腐劑,安全、無毒,有很好的防腐效果,在人體內最終分解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對黑根菌、黃曲霉、李斯特菌等抑制效果明顯。
6.丙酸鈣,白色結晶性顆?;蚍勰瑹o臭或略帶輕微丙酸氣味,對光和熱穩(wěn)定,易溶于水,是一種安全性很好的防腐劑。丙酸鈣對霉菌有抑制作用,對細菌抑制作用小,對酵母無作用,常用于面制品發(fā)酵及奶酪制品防霉等。
7.乳酸鈉,產品為無色或微黃色透明液體,無異味,略有咸苦味,混溶于水、乙醇、甘油。
乳酸鈉是一種新型的防腐保鮮劑,主要應用到肉、禽類制品中,對肉食品細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如大腸桿菌、肉毒梭菌、李斯特菌等。主要適用于烤肉、火腿、香腸、雞鴨禽類制品和醬鹵制品等。
三、常見食品防腐劑的使用范圍
1.苯甲酸及鹽:碳酸飲料、低鹽醬菜、蜜餞、葡萄酒、果酒、軟糖、醬油、食醋、果醬、果汁飲料、食品工業(yè)用桶裝濃果蔬汁。
2.山梨酸鉀:除同上外,還有魚、肉、蛋、禽類制品、果蔬保鮮、膠原蛋白腸衣、果凍、乳酸菌飲料、糕點、餡、面包、月餅等。
3.脫氫乙酸鈉:腐竹、醬菜、原汁桔漿。
4.對羥基苯甲酸丙酯:果蔬保鮮、果汁飲料、果醬,糕點陷、蛋黃陷、碳酸飲料、食醋、醬油。
5.丙酸鈣:生濕面制品(切面、餛飩皮)、面包、食醋、醬油、糕點、豆制食品。
6.雙乙酸鈉:各種醬菜、面粉和面團中。
7.乳酸鈉:烤肉、火腿、香腸、雞鴨類產品和醬鹵制品等。
8.乳酸鏈球菌素:罐頭食品、植物蛋白飲料、乳制品、肉制品等。
9.納他霉素:奶酪、肉制品、葡萄酒、果汁飲料、茶飲料等。
10.過氧化氫:生牛乳保鮮,袋裝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