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汗之后,汗液中的鈉鹽等會隨汗液丟失很多,如果此時大量飲水而又沒有適當補充鹽分等,血液被大量的水稀釋,滲透壓降低,水就會通過細胞膜滲入細胞內(nèi),致使細胞水腫而發(fā)生“水中毒”。水中毒對人體損害很大,特別是對大腦細胞的損害較重,因為腦組織固定在堅硬的顱骨內(nèi),一旦腦細胞水腫,顱內(nèi)壓力會增高,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神經(jīng)刺激癥狀,如頭痛、嘔吐、嗜睡、呼吸及心跳減慢,嚴重者還會產(chǎn)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害生命。
水中毒的兩大原因
長期超大量喝水,和短時間內(nèi)大量喝水,都會造成水中毒。
●長期超大量喝水的,往往是一些想要減肥的女孩子。
大量喝水后,身體必須借著尿液和汗液將多余的水分排出,但隨著水分的排出,人體內(nèi)以鈉為主的電解質(zhì)會受到稀釋,血液中的鹽分會越來越少,吸水能力隨之降低,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nèi),使細胞水腫。因此靠超大量喝水來減肥的方法對身體是有害的。
●短時間內(nèi)大量喝水的,往往是運動愛好者。大量出汗后又大量補水,更易導致水中毒。
有些人在夏天干渴得難受時,或在運動、勞動出汗之后,一口氣來個牛飲,覺得很痛快、很解渴,豈不知這是錯誤的飲水方法。許主任說,人在勞動、運動之后或者經(jīng)歷過酷熱煎熬,身體出了很多汗,這不僅丟失了水分,同時也丟失了不少鹽分。如果一次大量喝進白開水而不補充鹽分,水分經(jīng)胃腸吸收后,又經(jīng)過出汗排出體外,隨著出汗又失去一些鹽分,結(jié)果血液中的鹽分就減少,吸水能力隨之降低,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nèi),使細胞水腫,造成水中毒。這時人就會覺得頭暈、眼花、口渴,嚴重的還會突然昏倒。
許國根主任說,人在大量出汗后感到口渴,并不完全是體內(nèi)缺水,而是唾液量少而稠,嘴里發(fā)黏,咽喉干燥引起的感覺,這時喝水應先用水漱漱口,潤濕口腔和咽喉,然后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后,再喝一些,這樣分幾次喝,就不會因水中毒而損害健康了。出汗后,若能及時補充點淡鹽水,就更好了。
防止水中毒三大原則
第一、要喝適量的淡鹽水。在旅途中喝一些淡鹽水,可以補充由于人體大量排出的汗液帶走的無機鹽。最方便的辦法是,在500毫升飲用水里加上1克鹽,這樣既可補充肌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zhì)紊亂。
第二、喝水要少量多次。不少人在生活中習慣以口渴與否來決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是人體水分已經(jīng)失去平衡的一個重要信號。旅途中,口渴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飲用量少,以利于人體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20至30分鐘。
第三、盡量避免喝下溫度過低的飲用水。夏季旅游出行的過程中,人體的體溫通常較高,喝下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家建議,旅行者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飲料,而喝10℃左右的淡鹽水比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