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過年時,孩子們是最快樂的了,年夜飯沒吃上幾口,聽到外面爆竹聲響,就一起跑出門外嬉戲玩耍去了。這時,只需要喊一聲,“八寶飯好了!”保準每個都乖乖回到桌前,虔誠地拿起勺子。
糯米軟糯,豆沙綿甜,各色果脯香味四溢……過去很多人家都要自制八寶飯,糯米要先浸泡夠時辰,梅子、核桃、葡萄干、杏仁、棗子等等干果要精挑細選,豆沙餡也要自己燉煮制作,一層糯米一層豆沙鋪好,用干果擺放出各種圖案,過去還喜歡放青紅絲裝點,蒸好上桌,再澆上粘稠酸甜的山楂汁,寓意美滿團圓。
八寶飯最初的起源跟戰(zhàn)爭有關,相傳在周朝武王伐紂的慶功宴會上,天下歡騰,將士雀躍,庖人應景而作八寶飯慶賀,其中八寶比喻功勛赫赫的八士,此外,里面的山楂比喻火化紂王。但八寶飯的靈魂其實不是“寶”,而是豬油,豬油炒過的糯米滋潤油亮,吃起來香甜軟糯。南京人愛吃的豬油年糕,也是同理。
如今豬油不多見,更多人選擇去超市買速凍的。超市里的八寶飯,有禮盒裝的,有罐頭裝的,裝幀精美,但我以為,最好吃的還是三塊錢一枚塑料紙包的,上面用藍字印著豬油八寶飯的字樣,有小時候吃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