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售草莓抽檢均未檢出乙草胺。北京市食安委4月30日發(fā)布消息稱,在北京市開展的全范圍抽檢中,抽取的175個樣本均未檢出乙草胺。
近日,媒體報道北京市場上的草莓農藥殘留超標,引發(fā)輿論關注。4月27日,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市農業(yè)局、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對本市草莓主要產區(qū)、批發(fā)零售市場、超市開展了全市范圍的抽檢,并采取措施加強本市草莓生產經營日常監(jiān)管。
監(jiān)管部門在農業(yè)企業(yè)、合作社、生產基地、種植戶抽檢樣本42個;在批發(fā)市場、集貿市場、超市、水果專賣店、社區(qū)菜市場、流動攤點等抽取樣本133個。樣本覆蓋山東、河北、遼寧、浙江等草莓外埠主要產地,抽取的175個樣本均未檢出乙草胺。
北京市食藥安委辦公室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農業(yè)部門已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藥專項檢查,對農藥生產企業(yè)、經營單位和草莓等種植生產基地是否存在違法生產、經營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產品和無“三證”農藥產品行為進行重點檢查。在流通環(huán)節(jié),加強進貨渠道管理,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制度,加強源頭監(jiān)管,確保食用農產品來源可追溯。全市將進一步加大對本市外地進京和自產草莓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的力度,加強日常監(jiān)督檢查,嚴禁不合格產品上市。
據
保健品招商網了解,在草莓銷售旺季,每天進入北京市場的草莓達20余萬公斤,僅4月27至29日三天,全市各大市場草莓總交易量近34萬公斤,其中新發(fā)地市場的交易量近32萬公斤,產地主要來自山東莒縣、莒南縣,遼寧大連、東港,河北昌黎和浙江。目前北京市草莓生產面積達到6760畝,年總產量達1235萬公斤,主要為大棚種植,產品上市期集中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5月底。